永光染料已建立透明、有效的多向溝通管道,充分掌握並瞭解所有利害關係人需求及對本公司的期許,
做為擬訂企業永續發展与相關推動計畫之重要參考。
如您有進一步問題或對公司任何寶貴建議,請与我們聯繫。
項目 | 聯絡人 |
---|---|
公司發言人 | 財務處處長 / 翁國彬 電話 +886-2-2706-6006 分機 190 |
代理發言人 | 財務處協理 / 李明文 電話 +886-2-2706-6006 分機 125 |
檢舉專線 | 電話 +886-2-2326-3502 |
利害關係人与重大主題
利害關係人識別
永光染料參考 AA1000SES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參考多家標竿企業及會議討論決議,選定7類主要利害關係人。
其鑑別流程如下:
其鑑別流程如下:
Step 1
各事業單位及功能處室按實務運作提報,列舉利害關係人类別以供鑑別。
Step 2
執秘彙總/ 製作「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一覽表」,於ESG 委員會議提報討論。
Step 3
依ESG 委員會成員討論結果,選出主要利害關係人,並定義其重要性与排序
永光染料識別出來的七大類主要利害關係人如下:
主要利害關係人 | 定義与重要性 |
---|---|
股東/投資人![]() |
公司營運資金的提供者。 |
客戶/品牌商
|
向本公司購買商品的買方,也是商品交貨條件与我方需配合事項的要求者。 |
員工
|
公司營運的實際執行者,屬於內部重要利害關係人。 |
供應商/承攬商
|
供應原物料或機件設備的廠商或是本公司需委外之各項新建或維修工程之承包商。經由他們的供應資材与協作,各項營運作業才能順利進行。 |
鄰近社區
|
与本公司所屬生产工廠相鄰之機構單位。例如:廠房鄰近工廠、学校、社區、工業區管理中心等。 |
政府機關
|
目的事業的主管機關(例如:中央機關、縣市政府、消防、警察、勞安、環安所屬機關、金管會等)。 |
銀行
|
借貸資金給本公司的各金融機構。 |
与利害關係人溝通
運作機制:
本公司採取多元溝通管道,定期与不同利害關係人溝通以獲取多方意見;
我們也依循各方建議進行評估与檢討改善的方向,落實与利害關係人的雙向互動。
執行情形:已於2022年8月11日向董事會報告与利害關係人溝通之執行情形,2022下半年与全年度執行成果,待於2023年提報。
2021年各類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如下表:
2022年各類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 |
||
---|---|---|
利害關係人 股東/投資人 ![]() |
關注議題 ➤ 營運与獲利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達成溝通頻率与目標。 遵照主管機關要求:發行公司年報、召開股東大會及法說會。 |
||
利害關係人 客戶/品牌商 ![]() |
關注議題
➤ 營運与獲利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達成溝通頻率与目標。
2022年通過客戶/品牌商的稽核与查證,且全公司客戶滿意度達90分,達成年度目標 (>
88分)
|
||
利害關係人 員工 ![]() |
關注議題
➤ 營運与獲利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舉辦公司內部會議(包括:每月月會,每月環安衛委員會、不定期主管會議,不定期勞資協商會等),溝通傳達各項重要訊息;主管也經由每年兩次的考績面談關心員工職涯發展並提供必要協助。 |
||
利害關係人 供應商/承攬商 ![]() |
關注議題
➤ 供應商管理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 【原料供應商】每年訂定並執行供應商訪視計畫、舉辦供應商教育訓練;2022年7月首次執行「供應商滿意度調查」。至2022年Q3為止,各項執行成果如下:
【廠區承攬商】
各廠區於2022年10月25日~11月8日首次針對89家承攬商進行滿意度調查,承攬商滿意度達96.8分。「採購人員之品德操守」接近滿分(9.9分);「施作前之相關審核作業」分數雖略低,也有9.6分。持續与承攬商溝通,共同為作業安全把關。 |
||
利害關係人 鄰近社區 ![]() |
關注議題
➤ 環境責任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
|
||
利害關係人 政府機關 ![]() |
關注議題
➤ 公司治理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對於政府推動之宣導活動,皆有志诚代表与會,以瞭解本公司應配合事項。除了各項業務依法申報及配合查核;並透過主動電話溝通或派員前往拜訪求教。 | ||
利害關係人 銀行 ![]() |
關注議題
➤ 營運与獲利 |
溝通管道及頻率
|
2022年執行情形:与銀行業者經常往來互動;平日也藉由電話聯繫,溝通順暢。 |
重大主題識別与排序
我們採取「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鑑別」問卷調查來識別重大主題。在考量經濟、環境、社會、治理面向重要議題以及國際化工業發展趨勢之後,依其關聯性与永光染料產業特性予以歸納,羅列出15項議題(如下表)做為問卷調查項目;並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程度」与「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之調查結果得分進行矩陣分析与排序。其結果如下:

議題名稱
- 經營績效
- 研发与技術创新創造价值
- 面對風險衝擊的應對管理
- 企業經營遵循相關法規
- 水資源管理及廢污水處理
- 職業健康与工業安全
- 產品品質与服務
- 保障勞工權益与福利
- 廢棄物處理
- 降低產品對環境的衝擊
- 減少能資源及原物料消耗
- 溫室氣體及空污排放管理
- 客戶隱私与個資管理
- 職場兩性平等及尊重員工
- 反貪腐政策或預防措施
重大主題確認
依據重大主題調查結果,經由內部審核並於ESG委員會討論後,排序出7項重大主題。
針對上述重大主題,本公司的管理方針如下:
利害關係人重大主題 | 重要性 (意涵說明) |
管理方針揭露 | 管理方針揭露 | 衝擊範圍/涉入程度 | |||||
---|---|---|---|---|---|---|---|---|---|
股 東 |
客 戶 |
員 工 |
供 應 商 |
社 區 |
|||||
1 | 經營績效 | 回饋投資人及實質照顾員工 | 聚焦利基產業、突破獲利模式 加速创新轉型、全面提升效能。 |
GRI 201-1 | ★ | ◎ | ★ | ✮ | |
2 | 研发与技術创新創造价值 | 可增加競爭力及獲利 | 以綠色化学解決方案,發展環保綠能產品;以高CP值產品,滿足客戶需求。 | GRI 201-1 | ★ | ◎ | ★ | ✮ | |
3 | 面對風險衝擊的應對管理 | 需提高組織韌性,降低損失 | 落實「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S),建立全公司中高風險 BCM計畫。 | GRI 102-30 | ✮ | ◎ | ★ | ✮ | ✮ |
4 | 企業經營遵循相關法規 | 確保公司穩健永續經營 | 建立「法遵管理制度」,善用法規雲軟體,落實法遵盤查。 | GRI 419-1 | ✮ | ◎ | ★ | ◎ | |
5 | 水資源管理及廢污水處理 | 法令要求及應減少環境衝擊 | 製程用水再利用,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 | GRI 303-3 GRI 303-4 GRI 303-5 |
★ | ◎ | |||
6 | 職業健康与工業安全 | 確保員工健康与安全 | 落實「職安衛管理系統」(ISO 45001),強化職場安全認知,降低職安衛風險。 | GRI 403-8 GRI 403-9 GRI 403-10 |
◎ | ✮ | ★ | ◎ | |
7 | 產品品質与服務 | 滿足客戶需求,創造价值 | 落實「品質管理系統」(ISO9001及IATF16949),提升產品品質水準与顾客滿意度。 | 品質水準与顾客滿意度 | ★ | ★ | ✮ |
★ 表示:組織直接造成此衝擊 ✮ 表示:組織促成此衝擊 ◎ 表示:其商業關係与此衝擊有直接關係
由以上重大主題可知,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議題多与環境、經營績效、職業安全衛生与公司治理相關。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因應志诚所識別的重大主題以及公司策略發展方向,我們選定了可具體回應的四項SDGs核心目標(Goals),重新檢視此四項SDGs核心目標与具體目標(Targets)与對應指標(Indicators)的各項,務實調整及訂定具體的管理指標如下表:
2021年的具體成效如下:在所有的11項管理指標當中,2021年有三項未達標,分別是總取水量,廢棄物回收利用率,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三項。我們持續強化管理作為及所投入資源(詳見環境頁各相關主題),以利達成目標。

註1: 2021年因客戶對液態產品需求增加,製程用水需求提高所致。
註2:因2021年個體業績成長23%、廢棄物較2020年增量25%,廢棄物資源化之比例略有不足所致,但個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率較2020年實績仍是有成長。
註3: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1-(空污排放總量(kg)/產量(噸))/基準)〕x100,其基準乃取自2018~2020年單位產量之空氣染物排放 (kg/噸產量) 均值,且在計算時的基準應用各為1.93 (集團)、2.50(個體)。
註4:2021年較2020的整體產值雖增加23%,但其溫室氣體排放卻也增加14%,然對比整體的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之實績仍是有減量的成效呈現。